讨论经济问题时经常提到杠杆。谁能很容易地解释杠杆是什么?
当我们回顾物理学课程,还记得杠杆吗?它揭示了如何用较小的力量产生更大的效果,比如千斤顶和撬棍,在金融世界里,杠杆则是关于用少量的资金去操控更大的投资规模。
以股市交易为例,融资融券就是一种杠杆手段。假设你初始投入1万元购买股票,若股价上升20%,你的收益将是2000元;反之,如果股价下跌20%,你也可能损失2000元。
但如果使用杠杆呢?比如通过券商或银行借贷4万元,使本金增加到5万元,此时,若股票上涨20%,你的收益会显著放大;一旦股价下跌20%,你可能会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爆仓",当账户亏损达到一定程度,所有本金将荡然无存,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领域的杠杆远比这复杂。
从企业视角看,杠杆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率,即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高负债意味着企业承受着较大的杠杆风险。
还有个关键的财务指标——权益乘数,即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例,它反映的是企业用多少自有资金驱动了多少总资产,也就是所谓的杠杆效应,计算公式为总资产除以股东权益。
银行的杠杆率则体现为核心资本对表内外总资产的比率,反映的是银行自有资金在总体资本结构中的占比,银行还有一种独特的杠杆操作,即利用短期负债投资长期资产,实现期限转换。
举例来说,A银行向B银行短期借款1000万,期限3个月,然后迅速将这笔资金用于发放30年的抵押贷款,于是,短期债务瞬间变成了长期资产,至于偿还,银行通常有许多途径,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基础货币、担保以及到期再融资等。
实际上,杠杆无处不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能是杠杆操作的参与者而不自知,如房贷车贷、创业借款甚至是信用卡消费(信用额度在某种程度上扮演总资产的角色),了解并谨慎运用杠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欲深入了解财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的头条号:小白读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