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的兴起,源于北魏的叛乱,后来,三国纷争,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华,南北朝的分裂等社会大动荡,中原大地被视为“怨毒无聊,祸乱并起,中国扰攘,四夷侵叛”,当时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生活应该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在辽阔的敕勒大草原,阴山脚下,汉初的民歌唱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当时,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生活应该是满足而富有诗意的,在这个时候,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北魏是一个分裂后的南北朝的第一个政权,439年起,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意识到自己政权面临严重的危机,北面有对手柔然、高车等,南边与经济文化先进的南朝对峙,北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变这些情况。
拓跋宏认为只有变革才能生存,才能对抗危机,他在北魏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变游牧民族的各种弊端,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技术,改革遇到了贵族阶层的强烈反抗,拓跋宏决定要杀掉阻碍改革的太子,这项改革才得以继续进行,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499年4月26日),拓跋宏去世,享年三十五岁。
北魏边防部队爆发骚乱,导致强大的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加上柔然,东魏派结盟的方式与柔然签订了协议,柔然抓住这次机会开始整顿官员的陋习,学习中原文化的先进技术和农耕技术,还派遣外交使团到南方寻求技术援助,但遭到拒绝,柔然进入了封建社会,柔然的地盘东至易水,西至宁夏固原,公元546年,西魏大统十二年,向柔然求婚不成的突厥趁机击败另一小国高车,孤立了柔然,并杀害了柔然的使者,随后联合失败的高车国共同攻打柔然,柔然可汗阿那环兵败自杀。
残部在其子庵罗辰的带领下逃离北齐,余部一分为二,东部立铁伐为统帅,西部立邓叔子为统帅,公元555年(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突厥木杆可汗最后击溃东柔然,西魏忍受不住突厥的威胁,交出在此躲避的西柔然首领邓叔子,突厥人将邓叔子余部三千多人中的成年男子全部杀死,其余人分配给王公贵族为奴役。
柔然国自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由于柔然短促的存在,使得在历史上鲜为人知,但是柔然一度是北朝的劲敌,如果北朝渡江进攻南朝,柔然就会使它们后院起火,北朝不发兵而让步,这为南朝赢得了苟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