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2005年,Vagaa这款软件在北京崭露头角,随后迅速在全国网吧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那时对二进制和编程知之甚少的网吧青年来说,它提供了免费搜索和下载各类资源的可能性。

Vagaa契合了80后、90后那一代年轻人对自由、平等、开放、匿名以及共享互联网精神的追求,许多人通过Vagaa获得了电脑中的隐秘内容,比如小姐姐视频、盗版软件或电视剧,随着2008年快播的崛起,Vagaa逐渐淡出了宅男们的观影选择,即便如此,至今仍有不少80后、90后的互联网老玩家难忘Vagaa,他们在搜索引擎上寻找解决无法连接节点的方法,或者询问是否有其他软件能替代Vagaa。

实际上,自2013年起,互联网视频行业开始了整顿,那些不合规的软件与网站纷纷走向没落,有的企业破产,有的相关人士入狱,以王欣创立的快播为例,他或许未曾料到“满足部分网民”的需求竟然能让其发展成拥有三亿用户的巨头,而“成败不论”,快播曾一度引领了互联网视频行业的风潮,快播带给王欣的不仅是财富与名誉,也让他陷入深渊,尽管王欣被捕时得到了不少舆论的同情,人们希望他出狱后能卷土重来,延续快播传奇。

如今,步入中年的80后、90后更加明白,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实名制、严格监管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防止舆论被误导,保障网络安全,避免诈骗及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行为,毕竟,如今的网民数量庞大,若没有秩序维护,网络世界终将陷入混乱,而非理想中的自由、平等、开放与匿名。
80后与Vagaa的记忆
在80后、90后的青春记忆里,弹窗出现的大眼仔、Word文档中的曲别针错误提示,课堂上瑞星小狮子的憨态可掬,还有令人又爱又恨的QQ宠物,这些都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景线。
许多人曾通过金山打字通的生死速度、太空大战、鼹鼠的故事、激流勇进等游戏学习打字,同时知道了每分钟打字的速度标准,界面简陋却功能强大的英雄解霸、金山游侠、金山快译,以及Winamp、ACDSee、RealPlayer、智能ABC、江民KV3000、东方快车、网络蚂蚁,还有OICQ、MSN、南极星等,这些都是当年炙手可热的软件,见证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值得00后新生代去发掘和研究,而这些正是我们如今丰富多样的互联网世界的根基。
那时候,熊猫烧香、CIH、Melissa、I love you等电脑病毒在Windows系统中肆虐,下载软件安装、使用U盘、接收邮件都有可能中招,因此杀毒软件销量颇佳,反观当下,电脑中毒几率大大降低,许多杀毒软件甚至免费,而且许多人不再安装。
总结而言
许多人怀念Vagaa,其实更多是对过去的缅怀,正如有人戏言,欠周星驰一张《西游》电影票,欠王欣一个快播会员,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根植在骨髓之中,现在的年轻一代难以感同身受,只有通过“考古”才能真正理解。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再离开,非常感谢!
如果喜欢我,请关注我,再次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