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城哪一部最经典?为什么?恶魔城历代里哪个主角最强?
恶魔城哪一部最经典?为什么?
应该是《恶魔城:月下夜想曲》了,直至未被超越!
《恶魔城:月下夜想曲》诞生于PS主机时代的中期,《恶魔城:月下夜想曲》也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款,因为在当时那个时代3D技术兴起,很多游戏公司都去追逐3D画面了,因此像KONAMI这样还在坚持做2D横版游戏的公司可说是凤毛菱角了。
恶魔城系列一向都是以难度著称的,最早的街机作品操作非常别扭,难度奇高,而FC的《恶魔城》也是很难通关,SFC的两款恶魔城作品也不例外,当然PCE主机和索尼的PS主机有些理念类似之处,即通过华丽CG和降低难度来吸引一些轻度玩家,所以PCE主机上的名作《恶魔城:血之轮回》难度上降低了一些,但是因为主角无法提升等级和装备来成长,因此还是偏硬核。
《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则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方位的降低了游戏的难度,令当年那些玩FC《恶魔城》连打到第三关都困难的玩家也可以通关了,游戏初期还稍微有一些难度,但是到了中期后期之后各种强力武器层出不穷,无限真空刃和妖刀自不必多提,还有各种强力盾放出的大绝招,更不用说主角阿鲁卡多可以通过提升自己和使魔的等级来碾压各种敌人和BOSS。
这种改变对于很多硬核玩家来说可能平衡性实在太差了,但是这种打得热闹好看,普通玩家都可以通关的恶魔城作品实在是破天荒的头一遭,通过超越时代的华丽演出效果吸引到了大量玩家入坑,而且使得大多数玩家都不会卡关。
所以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在欧美和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非常高,但是在日本则销量平平,连带后续的一些恶魔城作品销量在日本也都不怎么样,要理解这种情况也很简单,当时日本玩家更喜爱的游戏是RPG这种需要长时间去沉浸的类型,SFC和PS乃至于PS2出现了日式RPG喷发式涌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对于《恶魔城:月下夜想曲》这种横版ARPG游戏兴趣没那么大,而且那个年代ARPG游戏本来就出现得少,并且大多在日本销量都不怎么样。
但是欧美国家和中国当时有很多玩家都是从PS才开始接触到主机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玩那些日式RPG,于是《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很大吸引力,毕竟在玩了大量的体育游戏或者是音乐游戏之后,他们也希望能够玩到一些更有趣的游戏,但是这类游戏又不至于让玩家卡在某个BOSS死活过不去,因此《恶魔城:月下夜想曲》满足了这些玩家的需求。
《恶魔城:月下夜想曲》的优秀,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层面:
第一个是简化游戏的地图探索难度
《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则大大简化了,除了几个隐藏要素开启条件比较刁钻之外,一般不太会为难玩家。
第二个是增加了游戏的RPG要素。
《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则为主角增加了丰富的装备系统,从头到脚玩家可以装备多个部位,而且武器和盾的种类相当丰富,另外还有使魔和魔导器以及一些强力攻击道具等,RPG要素相当丰富,整体体量都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网游了,这在那个年代也是非常罕见的做法,也相当大胆。
而且这使得玩家的体验可以更加多样化差异化,比如有的玩家后期会沉迷于无限真空刃的使用中,有的则专门研究妖刀的吸血成长,还有的则会把所有使魔练到满级,当然同一个玩家也可以在单周目或者多周目中去体验这些丰富的要素,有些玩家可以把这款游戏通关十几遍甚至是几十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第三个是增加了场景的丰富度和华丽度。
《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则把场景丰富度和华丽度发挥到了极致,可谓是2D画面的巅峰之作。
游戏中每一个迷宫场景都令人印象深刻,从结构和氛围再到敌人配置都令人玩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有一种特别的魅力,比如藏书库的巴赫式典雅音乐配合那些飞舞的各种书魔以及蹦跳的敌人,有一种奇妙的节奏感,再比如大圣堂的钟声和女声宗教式吟唱搭配表达出来的空旷感和苍凉感,在当年几乎是震惊到了每一个玩家。
再比如说游戏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玻璃彩绘和各种雕塑,这些事物大大增强了场景的渲染力,使得玩家感觉到这些场景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
本作在细节方面的一些追求也是后来很难见到的,比如在大圣堂中有个祷告房间,玩家进去后坐下可能会遇到一个哭泣的妇女,也可能遇到一个牧师做祈祷,但是这个牧师也可能会拉上帘子放出各种武器,这一处的设计看起来似乎是闲笔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大大加强了大圣堂的一种诡异氛围。
因为《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实在太过成功,这导致这个系列后来的几次变革机遇被浪费掉了。
比如说这个系列3D化的尝试,N64平台出了两作,操作和视角比较别扭古怪,后来的PS2两作素质尚可,但是也缺乏更多大的突破,并且受到成本的限制,实际表现有限,再后来的暗影之王系列两作初代模仿了战神等一些游戏,口碑还可以,到了《暗影之王2》,因为KONAMI战略放弃了该作加上开发商水银蒸汽的管理混乱,这个系列也无疾而终。
至于GBA的三作和NDS的三作,除了《月之轮回》不是IGA操刀之外,其余五款作品都是在吃《恶魔城:月下夜想曲》的老本,创新之处不多。
其实发展到这个瓶颈状态,KONAMI也有一定责任,掌机几款作品和主机上那些作品大多都成本有限,使得开发者有些无能为力。
但是制作者自己也有一定责任,IGA打造的掌机五款作品透支了游戏的未来,而恰恰是最有革新诚意的《月之轮回》这种发展思路没有延续造成了恶魔城系列后来突破的难题。
《月之轮回》当年作为GBA的首款恶魔城系列作品,并不是IGA负责的小组打造的,而是以前开发恶魔城系列正传的小组打造的,和《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小组并不是同一个组,但是《月之轮回》在套用了《恶魔城:月下夜想曲》的模式基础上,有很多创新之处,展现出了一些不同于《恶魔城:月下夜想曲》以及后来那些恶魔城续作的气质。
游戏主角手持长鞭打击敌人,途中会捡拾到许多提升能力补助武器/道具,其中卡片系统有动作与属性两种卡片,玩家可任意组合调整长鞭攻击属性,玩家可组合自己 习惯的攻击方式,施展惯用而威力强大的重攻击,或召唤使魔出来。补助武器中也会有攻击力强的装备,例如挥动会有玫瑰残像的“玫瑰剑”,以及鞭上有燃烧烈火 的“火炎鞭”,玩家可尽力找寻,隐藏于恶魔城各处的贵重道具。
游戏中卡片系统的组合可以搭配出各种各样的玩法出来,因此具有相当高的多样化,再加上游戏的难度也不低,比起《恶魔城:月下夜想曲》高一些,但是没有以前的传统恶魔城系列作品那么难,这就使得玩家需要花费心思去组合各种卡片,寻找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付不同的敌人和BOSS需要用到不同的卡片组合,这种思路是不是很熟悉,其实这几年大热门的黑魂系列也有这种思路的体现,比如说《黑暗之魂3》中对付不同BOSS要用到不同属性的武器,穿对应相克属性的衣服。
而且《月之轮回》有各种极限邪道玩法,令不少玩家反复进行研究,而且这种研究持续了很多年,使得一直到现在,研究这款游戏的玩家依然大有人在。
假如当年打造《月之轮回》的那个小组可以在KONAMI的支持之下坚持这条思路走下去,也许后面就可以因为黑魂系列带来的硬核难度复苏风潮而使得恶魔城系列出现重大突破而不是一直吃老本,但是历史不容假设,打造《月之轮回》的小组在N64平台打造的恶魔城默示录系列其实才是恶魔城的正统谱系的延续,而《恶魔城:月下夜想曲》本身其实是外传定位,但是因为默示录系列的失败,使得《恶魔城:月下夜想曲》被扶正,连带后来IGA获得了恶魔城系列的主导权,甚至把《月之轮回》从恶魔城正统历史线中抹去了。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不能否认《恶魔城:月下夜想曲》降低难度带来的玩家群体扩大的功劳,但是这个系列后来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发展,一些大众化玩家在熟悉了很多此类游戏后也有一定的难度需求,其实IGA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NDS的最后一作恶魔城作品《恶魔城:被夺走的刻印》中,他终于想到向《月之轮回》取经,提高了游戏的难度,也简化了一些系统,试图做出变革,然而时代已经不给他机会了,随着PS2两作恶魔城系列作品销量一般,PSP的《血之轮回》重制版推出后不久,IGA就离开了KONAMI,据他后来接受采访透露,KONAMI方面认为这种类型已经没有多少玩家喜爱了,横版ARPG游戏也不是那么的受欢迎了,因此无法开发恶魔城系列续作的他只能选择离开。
除了IGA之外,荻原澈也离开了KONAMI,甚至当年支持《恶魔城:暗影之王》开发的小岛秀夫也离开KONAMI几年了,所以恶魔城系列更加不可能有续作了。
世界上没有永远存在的事物,但是一个事物消亡后还会在精神上影响到后面的后来者,这就叫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这也是《恶魔城:月下夜想曲》的神奇之处,不仅会影响到当下的制作人,还会继续影响后来的制作人,就好比宗教典籍中的经典经文一样。
恶魔城一直在转型ACT时期,也就是纯动作横板闯关,最经典的是PCE的《恶魔城——血之轮回》。93年作品,在当时是高质量。后被重制两次,并在PSP《恶魔城历代记XX》收录。ARPG时期,加入RPG元素,人物开始可以有装备等级等等。毫无疑问,这个时候最经典的是《恶魔城——月下夜想曲》。SS,PS上均有作品,并在PSP《恶魔城历代记XX》收录。3D化直至现在,就没有一款可以说是经典的代表作了。就整个系列而言。《月下》的经典会高过《血轮》。《血轮》是早期ACT《恶魔城》的最高峰,完美收官。《月下》是后期ARPG《恶魔城》的瞻仰对象。像后来的恶魔城的《白夜》、《晓月》、《苍月》、《月轮》、《苍月》、《废墟的肖像》,都明显的顺着《月下的脚步,仍不被超越。《刻印》的修改大了很多,差评也就更多。至于3D处理的那些《恶魔城》除了在提到《恶魔城》官方历史的时候会去说,系列粉丝一般不会去玩了又玩。
恶魔城历代里哪个主角最强?
现在轮到内行发言了
恶魔城最强主角指哪方面
单比数据性的战斗力 还是1v1擂台战 还无限制地形和策略的野战
每个猎魔者 根据自身的属性值 都有适合自己的战斗方式
A大少爷 他的属性值比其他的主角高太多 不在一个等级里
无论力量、魔力、防御、魔抗 、速度、恢复等 都是压倒性优势
而且头脑优越 城管家除了祖斯特怕是没人能在策略上和他过招
武力上 城管家有专门克制他的圣鞭 但没有主角光环的情况下未必赢得了
老贝家 大同小异 基本都是圣鞭+魔导器 虽然他们的武器克制魔物
但人类的能力值跟魔物比自然是处于劣势 因此在没有主角光环的情况下
对抗高等级魔物 胜负难说 以及对付苍真或夏诺雅那样不被克制的对手
属性值肯定没优势 无论1v1还是野战 就只能看主角光环在谁头上
夏姐 攻高防低 她那合成印的破坏力压根就不是人玩的
攻击力 除了A少之外 历代的主角们几个绑一块都未必能比过她
她是个魔武双修的类型 咒印属于魔攻 但可以附加武力攻击的效果
对A少 属性值碾压 对海科特 夏姐也干过死神 对老贝家 圣鞭无效
不过老贝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对苍真 看什么阶段 魔王肯定干不过了
苍小真 能吸魂 能释放魂 跟犬夜叉里的奈落有点像 魂越多越厉害
对A少 不变魔王 苍真属性值被碾压 对夏姐 看他自己是什么阶段
老贝家 虽说苍真赢过J叔 但J叔放水 虽说赢过赢了J叔的达利奥
但剧情需要 他的大斧头可以跟夏姐的斩舰刀比比攻击力 但激光剑就算了
PS:苍真不是德爷 不变成魔王 他可没有德爷那么恐怖的力量
剧情上应该是阿鲁卡多最强,但里希特·贝尔蒙多也非常强,被誉为最强吸血鬼猎人(比西蒙、拉尔夫和尤里乌斯等人还要强),不过里希特的头脑肯定不如阿鲁卡多,否则不会中计被控制。游戏里的表现,历代最强的是SS主机里月下夜想曲的玛利亚,GBA主机里晓月圆舞曲的尤里乌斯·贝尔蒙多,白夜协奏曲的马克西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