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羞辱式激使法不能让人变得更好?
会吃人的中国家庭式“激将法”!
一句话能杀一个人;一句话也能让一个人重生。01
几天前,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发生了。
一个孩子在我面前试图用餐刀扎进他的肚子里。
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聚会,尹妈妈只是我朋友的朋友。
但是在聚会上,尹妈妈对孩子的沟通方式让我很不舒服。
小殷说,他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在课堂上也表扬了他。
妈妈说:“作文获奖是什么?你要像对面的周老师一样,写书卖几十万册,这叫厉害!”
我不需要这样的恭维,所以我很快打断了母亲。
“尹妈妈,小尹很厉害。我上初中的时候没有写作文获奖。只要他保持这种势头,他将来一定会比我强。”
尹妈妈不同意,挥手说。
“周先生,你从事教育。你知道,我是一个激进的将军。这孩子通常太懒了。如果他不刺激他,他根本不会动。”
我好奇地问这个方法是从哪里学来的?
尹妈妈告诉我,一本关于虎妈教育的畅销书来自学校。如果我不记得其他方法,我就记得这个。
接下来的话题,殷妈大谈自己八竿子都打不到的亲戚孩子,多好啊!
有的在名校读书,有的身价上亿,他们的努力和成功!
相反,小尹很坏,她恨铁不成钢啊!
小尹反驳说,他也很努力,学到了一点。为什么他不努力?
殷妈不屑一顾地说。
“你学了多少个晚上?”
"你叫努力吗?人们每次出来吃饭都会把作业做好,你呢?"
"你一点也不谦虚,见到周老师,你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咨询成功经验?"
我想打算尹妈的连环激将法好几次,可惜她滔滔不绝,我根本没有插嘴的空间。
这时,小尹气得把头转过去,拒绝和妈妈说话,动作大了一点,把很多餐具碰在地上。
当孩子被迫不招的时候。
母亲用杀手锏。
“吃一顿饭,连筷子都拿不好,你说我养你有什么用?”
小殷愤怒地说:“你再说,我就死给你看!”
妈妈一点也不介意,说:“捡起东西,原谅你也不敢!”
突然,小尹捡起餐刀,立刻用餐刀扎了自己。
幸运的是,西餐刀很钝,旁边的人赶紧抢刀,安慰一直在哭的小尹。
聚会不欢而散,殷妈不停地向我们道歉:“孩子不懂事,请原谅!”
我真诚地告诉这位妈妈。
孩子懂事的前提是我们必须给他足够的自尊。
小尹可以超越我,甚至超越你口中那些极其成功的亲戚和孩子。
但他需要的不是这种扭曲的“激将”带来的决心和动力。
他需要的是实现目标的计划、方法和资源,这是父母需要给他的。
中式家庭式的“激将法”从来都不是一种刺激,而是一种侮辱。
02
父母需要明白,最伤人的东西永远不是拳头,而是舌头。
“有一种你就不活了!”
父亲刚刚说完这句话,孩子真的自杀了!
这件事发生在泰国的一家超市,儿子沉迷于电脑游戏,整天郁闷。
父亲看着儿子越来越沮丧,有一天怒不可遏,对儿子说:“有一种你就不活了!”,然后把枪上膛转身离开,儿子拿起枪自杀了。
父亲听到枪声后,回头看见儿子躺在柜台上。他没想到儿子会开枪。他以为儿子假装上去,又扇了他一巴掌。
儿子的尸体被拍到倒在地上,母亲摔倒在地,双手砸在地上,父亲看见儿子死了,脑子一空,直接摔倒在地。
这时母亲反应过来,越过倒在地上的丈夫,捡起枪,怕丈夫也会自杀,赶紧把枪拿开。
很多时候,“激将法”被父母用作“辱将法”。
一个孩子被羞辱得多,最终被迫走上了死胡同。
奇怪的是,“激将法”从来不包含侮辱。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当代父母要加上“否定”和“侮辱”。
诸葛亮在东吴出使时,看到孙权就断定,这个人无法说服,只能激怒将军。
因为他明白孙权有很强的自尊心。
奇怪的是,当代孩子没有那么强的自尊心。在这个充满语言暴力的社会里,他们的尊严大多是受伤的。为什么要用“激将”?
其次,诸葛亮的“激将法”包含两件事:
1. 曹操很强大
2. 刘备即使死了也不会下降,因为他有坚定的性格
诸葛亮没有直接否认和侮辱孙权,他说了孙权的心声:“英雄不能被别人束缚!”
而中国父母的“激将法”只包括两件事:
1. “别人的孩子”很优秀,这种优秀不是很真实
2. 我养你是一种耻辱。
相比之下,我常常觉得“激将法”只是一个幌子,父母只是为了否定而否定。
为了保持自己已经消失的存在感。
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依靠否定他人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博学性。然而,这种糟糕的批评恰恰暴露了他们的无知和脆弱。
云南镇雄男孩小龙,15 岁,因为“父亲的句句逼人” 2017 年 1 月 27 日,也就是除夕,服用农药自杀。
在遗书中,每一个字,每一段,都充满了小龙对父亲的仇恨,以及对世界的失望。
在遗书中,小龙自称“一个什么都做不了的儿子”,说明他的生活充满了否定和打击。
小雯,青岛女孩,13岁 岁,也因父母辱骂而跳楼身亡。
遗书开头,她写道:
“亲爱的爸爸妈妈:
用‘亲爱的’和你的名字搭配,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错误。”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孩子们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父母对自己说的话,并把它变成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说,即使你真的是“激将”,在孩子眼里,你也纯粹是在羞辱。
羞辱多了,孩子失去了生而为人的价值,他自然选择了死亡。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石中英说:“无论自杀者采取自杀行为的具体社会事件是什么,自杀者属于什么样的人格类型,真正直接导致自杀者在某个时刻下定决心结束自己生命的,是缺乏生命意义的感觉。
父母总觉得,当孩子想做什么的时候,先否定他是一件万利的事。
假如孩子成功了,那就是他们的“激将”奏效了。
如果孩子失败了,那就是他们的前瞻性。因为他们总是对的,他们是孩子心中的废物,没有必要活着。
没有尊严的教育造就了许多缺乏自信的孩子。
当出身家庭的自卑占据了孩子的心,谁敢在未来的生活中挑战未知?
03
为此,我想教世界上的父母一个接一个“反向激将法”。
与其侮辱孩子,不如希望他能挽回尊严,采取行动。
最好是表扬孩子,表扬他有一些优秀的品质,让他为了保持这一品质而采取行动。
举例来说,我有一个学生,他交的作业都是抄的,还是抄的。
我对他说:
假如我只是你的偶像,你转载了我的回答,我很满意。
但你是我的学生,所以我对你要求更严格。你不仅要崇拜我,还要成为比我更好的人。
所以我必须给你失败,虽然你按时完成了家庭作业,但一个只能复制大师招式的学徒,在江湖上,大师不会放心。
在这里,我给这个同学戴了一顶高帽子,那就是“一个能超越师父的徒弟”,鼓励他努力维护这个形象。
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受人尊敬的成长环境。
父母可以试着把“你不够好”改成“你可以更好”!
把“你为什么这么没用”改成“不要浪费你的潜力”!
罗杰斯认为,“只要有一个安全、自由、人性化的心理环境,每个人固有的优秀潜力都能自动实现。”
“为你好”永远不是侮辱性的挡箭牌。
真正为你好的,就是每天都能让你更自信,更接受自己。
很多人从小就被父母“刺激”,麻木了。
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在不经意间恶毒地“激将”、“侮辱”面前的孩子。
一句话能杀一个人;一句话也能让一个人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