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非无章可循的随意行为,特别是面对一本厚重的书籍时,更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步骤,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吸收书中的知识,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并最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一、通读全书,掌握大意
开始阅读前,先进行一次通读,了解书籍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这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值得深入阅读和学习。
二、概览式阅读,初步了解
不区分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文本,通过看序言、目录、章节标题等,对书籍进行初步了解,可以浏览一些书评和推荐,进一步判断是否有深入阅读的必要。
三、批注式阅读,深入分析
对于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批注式阅读,对于虚构类书籍,重点在于人物分析、主题探究等方面;对于非虚构类书籍,则需在逻辑关系、推理论证等方面仔细揣摩,在批注时,记录下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有助于后续的深入思考。
四、结构式阅读,理解构思
无论书的类型如何,都可以采用结构式阅读来理解作者的构思框架,按照“段落-部分-全文”的顺序,绘制文本结构图,有助于把握书的整体结构和作者的思路。
五、摘要式阅读,提炼精华
在阅读过程中,采用淘金式思维,对内容进行删减和提炼,去粗取精,摘取书中的精华部分,通过这一步骤,我们可以重新评价书本价值,批判性地接受书本精髓。
六、感悟式阅读,形成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将眼光放在自己身上,而非作者身上,不仅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文本,还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展开联系拓展,在书的主题立意、行文技巧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七、分享式阅读,交流思想
及时将所思所感分享出来,与他人交流思想,在分享时,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解释书中内容,同时也可以改写原文,用自己的话来重新阐述书中的观点和内容。
八、行动式阅读,致用实践
对于非虚构类文本尤其是问题解决和技能学习类书籍,要带着明确目的进行阅读,要知道为什么读、读来的知识用在哪里以及怎么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检验其有效性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九、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灵活阅读
几种阅读方式和步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步骤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追问自己“还能用在哪里”、“我从中总结出了什么?”以加深对书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遵循以上方法和步骤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阅读并深入学习一本厚重的书籍从中汲取智慧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