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哪些最有趣的打油诗?
世界上没有打油诗,张打油写多了也会有打油诗。
说到这个话题,我们不得不提到打油诗的鼻祖☞ 唐代非正经、非主流诗人张打油。这个人的诗很真实,诗风自带烟火,独树一帜。
让我们从张打油的诗开始,谈谈那些幽默的打油诗。今天的主角有大老粗,也有文学奇才。
打油,唐代非主流打油诗人
在雅味文学盛行的大唐,张打油本着洒脱的风格,做自己的诗,别人不懂,这是别人的损失。
江山一笼统,井上有黑洞。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唐张打油咏雪
雪下,江山统一。白色的世界里也有黑洞,就像井上的黑洞一样。黄狗变白,白狗变肿,雪后幻景。
二十字,开放入笔,小景收尾,有哲理,有生活,有趣,通俗易懂,接地气,没有错!
然而,张打油并不认为他的诗很俗气。例如,他喜欢写优雅的东西,比如雪。
一年冬天,唐朝的一名官员去祠堂祭拜。他一进门,就在白墙上留下了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
就像玉女下琼瑶一样。
有一天天晴了,
使扫帚使扫帚,
使铲使铲。
官员差点气晕,自己的祠堂这么严肃的地方,竟然题着一首破诗!“给我查一下!马上!”
师爷: 大人不用费事,能写出这样的诗,大唐只有张打油一人,抓来一问就知道了。
张打油被抓,一鞠躬(文人讲究优雅礼仪的风格),回大人: 我张打油虽然没有天赋,也写不出这样一首庸俗的诗。请大人明察!
官员一听,哎,这小子还挺疯狂的!让张打油现场写一首诗,以正视听。
张打油不礼貌,以时事为题脱口而出两句话:“百万贼兵被困在南阳,没有救援,也没有粮食。"
大人一听,马马虎虎,但很有气势!这很符合朝廷官员的口味,所以让张打油继续下去。张打油不谦虚,全诗如下:
百万贼兵困南阳,
没有救援,也没有粮食。
有一天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
哭娘的哭娘!
大人被雷在椅子上...大家哄堂大笑。结局和“扫帚和铲子”一模一样!官员们不能哭也不能笑,只是为了。从那以后,“打油诗”成了诗园的另类奇葩。
某书生科考插曲
古代一书生参加科举,心理无底又不放心,答卷后灵机一动,另赋诗一首:
没有提笔泪涟漪,
苦读寒窗十几年。
考官要不要把我拿走,
回家一命染黄泉。
看完之后,考官心想: 我不能被一个学者考倒。你来唱我来和。于是每句话后加了两个字:
没有提笔泪涟漪-没有必要
在寒窗苦读十几年——可能不是吗?
考官要不要带我去——必然会带我去-
回家一命染黄泉-为什么要染黄泉?
注: 诗歌,是古代考生必备的基础,就像今天的企业文员要懂办公软件一样,所以考官一眼就知道考生是混科举。
解缙机智幽默打油诗
要说玩对联,打油诗逗乐子,估计古今没有人能比得上我们家解缙大人,大明三大才子之一。
有一场小雨,地面湿滑,年轻的解缙在街上不小心滑倒了。解缙身材矮小,穿着长衫,滑倒时想要搞笑。解缙的性格很搞笑,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解缙《春雨》打油诗脱口而出: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滑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
大家笑得更开心了,有人继续调侃解缙: 你叔叔也在场,敢说叔叔是牛?
解缙立即又改诗: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滑倒解学士,嘲笑诸侯。
传解缙和朱元璋经常用打油诗互动,笑话很多。
其一:
朱元璋总想刁难解缙,曾说:“昨晚后宫生了个婴儿,爱卿要写一首诗啊。”
解缙直接说“君王昨晚降金龙”。朱元璋的头像拨浪鼓一样摇晃,“不,是个女孩。”
解缙立即接下一句“化为嫦娥下九重”。老朱又摇了摇头,“可惜死了……”
解缙急忙转移“料是世间留不住”。反正老朱摇了摇头,“已经投入水中了”。
解缙心想,我的大才子怎么会被土老帽难住呢?最后一句随便出来“翻身跳进水晶宫”。
其二:
有一次朱元璋约解缙钓鱼。解缙收获颇丰,皇帝的老儿没有钓鱼,闷闷不乐。解缙开玩笑:
数尺丝纶落水,金钓抛去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钓不到鱼,也可以钓诗。朱元璋很开心。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纳妾,解缙也曾讽刺:
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妖。
小编结语
在古代,有许多幽默的打油诗,有些是事实,有些是谣言。这并不重要。它们符合人物和世界兴趣,但也是如此。文人也喜欢很多古籍,比如《世说新语》、《酉阳杂》收录了各种传闻异事。
诗歌来自民间,一直在民间,作为雅俗共赏。你看,军阀张宗昌众所周知的诗人:
大明湖,大明湖,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小编的油瓶都拿好了,你还知道什么有趣的打油诗吗?来帮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