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康复中心需要办理哪些证件?去哪里?
带上房产证、户口簿、法定代表人证明、身份证、个人照片到当地工商局、卫生局咨询办理。
没有医生证,就不能开医疗机构,只能开健康沙龙、健康中心等。但在这样的机构里,我担心针灸和药物治疗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医疗机构,只要有场地,有注册资本(不同要求),员工健康证书,基本上可以打开。
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机构,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康复服务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康复培训和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训、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
扩展资料
康复中心的职能和任务
1.在同级残疾人联合会的领导下,协助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定本地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做好残疾人康复业务的技术指导。
2.配合同级残疾人联合会完成康复任务等业务,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综合康复服务,成为该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示范窗口。
3.培训康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宣传和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4.协助建立社会康复服务 *** ,指导区、县(市)康复服务机构业务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推广实用技术,组织上门服务。
5.开展康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为制定康复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建设规模、人员配置、业务部门设置、技术水平,分级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残疾人康复中心: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
(二)康复床位不少于20张(维修床位)。
(3)员工总数与床位的比例为1:1.2.财政补贴职工不少于24人,业务人员不少于职工总数的80%。至少配备一名康复医生、两名康复治疗师(指运动治疗和运动治疗师)和两名特殊教育教师。
(四)设立业务部门
1.康复诊所:有儿童康复诊所、功能评估室、康复咨询室。(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肢体残疾儿童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PT、OT)、指导教育培训室。
3.智障儿童康复科:有感觉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人训练室。
4.社区康复指导部:有培训教室。
5.有条件的可以设立自闭症儿童康复科室。
(五)技术水平
1.功能评价和能力评价:脑瘫儿童功能评价:运动发育、肌肉紧张、姿势异常、智力评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智障儿童能力评价: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流、自我照顾、社会适应性评价。
2.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运动功能、姿势矫正、日常生活活动、语言交流训练和指导教育。在智障儿童的六个能力领域进行康复训练。
3.配合同级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完成康复任务,指导社区康复培训服务,宣传和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二级残疾人康复中心:
(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二)康复床位不少于50张(包括维护和治疗床位,其中治疗床位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3)员工总数与床位的比例为1:1.2.财政补贴职工不少于60人,业务人员不少于职工总数的75%,专业技术职务设置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
每10~15张培训床配备1名康复医生,每10张培训床配备1名康复治疗师(指运动治疗、家庭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师)、三名康复护理人员。配眼科技术人员、假肢及矫形器技术人员1人,特殊教师不少于2人。
(四)业务部门设置在一级基础上:
1.康复门诊:有康复门诊、功能评估室、实验室、放射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理疗室、药房等。
2.肢体康复科:有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室。
3.低视力康复科。
4.康复工程部:可利用各级辅助器具中心资源,配合开展辅助器具服务。
(五)在一级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开展以下康复业务:
1.康复训练:肌肉力量、耐力、关节活动、平衡、步行等训练和牵引疗法。
2、电疗,透热治疗,光疗技术。
3.针灸、 *** 等传统疗法。
4.低视力康复:提供低视力检查、助视器验配、视觉功能训练、助视器供应等服务。
5.社区指导:配合同级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完成康复任务;指导社区残疾人康复培训,宣传和普及康复知识;对基层康复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
6.康复工程:家庭康复环境改造指导、简单运动治疗和操作治疗器具、矫形器、助行器、自助设备的生产和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