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是一种日本风俗画,主要描绘日常生活与历史故事。它起源于江户时期,并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期达到了高峰。浮世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的浮世绘是什么意思?“浮世”在日语中即现世的意思。
在十八世纪达到鼎盛的日本美术“浮世绘”,具有世界影响。由于这种绘画的题材大多来自当时的现实生活、民间风俗和风景名胜,所以被称为“浮世绘”。
同时又因为这种绘画主要是通过木刻印制出来,(类似于中国的年画),所以,浮世绘又常常被当做日本版面的代名词。
“浮世绘”的发展脉络。
浮世绘是日本封建社会末期的市民文化的标志,在当时被称为“町人文化”。它兴起于十七世纪,十八世纪达到鼎盛,十九世纪日本全面学习西方,浮世绘逐渐衰落。
浮世绘的作者都是市民画家或民间艺人;也有出身贵族的,但都抛弃了官职、俸禄去做市民画家。说明浮世绘创作者的社会地位不高。
浮世绘突出体现市民的思想感情,所以深受平民欢迎,在民间广泛流传。
浮世绘在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上千名画家和刻版家,先后形成三四十个艺术流派,作品成千上万。
“浮世绘”的题材。
浮世绘的题材主要描绘市民的现实生活,此外还有专门描绘妇女的“美人绘”,刻画戏剧的“役者绘”,还有表现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古典名著、战争故事、社会时事、风景名胜、花鸟静物的题材。题材非常宽泛。有人把它看做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
“浮世绘”的艺术风格和影响。
浮世绘装饰性强。它造型简练,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明快。
浮世绘在十九世纪中后期传入巴黎后,在欧洲曾掀起收集浮世绘的热潮。欧洲十九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们,以及“后印象派”的梵高等人,无不对浮世绘表示赞赏或直接受其影响。由此可见浮世绘在世界美术史上的影响。
“浮世绘”的代表人物和其作品。
浮世绘鼎盛时期的,最著名的三个画家:
铃木春信:《雨夜》(配图1)
喜多川歌麿:《风俗画》(配图2)
葛饰北斋:《风和日丽》(配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