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玩手机的现象现在非常普遍,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孩子的生活造成了深刻影响,现在想完全杜绝孩子玩手机,笔者认为这绝非现实之举,家长们要想引导孩子减少手机使用,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孩子玩手机的行为往往是家长行为的模仿,从孩子开始模仿家长使用手机,到被手机里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整个过程中,家长的行为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若想引导孩子减少手机使用,家长必须首先正视自己的行为。

在家庭环境中,如果父母都沉迷于手机,孩子如何会明白手机的危害?孩子的天生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探索手机的奥秘,家长要想教育孩子,首先要管好自己的行为。
孩子现在的生活中缺乏足够的陪伴和乐趣,如果家长能够为孩子创造更多有趣的活动和陪伴,孩子自然就会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7-10岁感统训练小游戏
以下是一些适合7-10岁儿童的感官训练小游戏,旨在帮助孩子发展本体感、空间感、协调能力等能力。

走斜坡
要求:3-12岁儿童先上斜坡,双手掐腰,单脚直立蹦上去,到达坡顶,下坡时必须使用双脚蹦起。
作用:训练腿部肌肉的肌张力和肌耐力,促进大脑双侧分化,协调身体平衡。
摸脚趾
准备:将五片长方形的纸条剪成等长的纸片,用两面胶将纸片粘在儿童的脚趾上。
操作:将儿童站在板凳上,要求儿童弯腰去够小纸片,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随后可以将板凳移除,直接将纸片粘在儿童的脚上。
注意:弯腰取纸片时,儿童的腿部不能弯曲。
作用:训练神经末梢通路,促进身体协调和腰部力量发展。
倒着走
操作:首先不要求儿童走直线,一段时间后,要求儿童必须走直线,由慢到快(训练本体感和空间感)。
建议:3-5岁儿童每天往返10-30米,5岁以上儿童每天走30-50米,尤其是记忆力较差、作业拖沓、行动迟缓的儿童,需多进行训练。
作用:训练本体感、空间感,提升四肢协调能力。
搓搓背
准备:使用毛巾或浴巾等。
操作:从儿童的颈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等部位,依次进行10次搓动 *** 。
作用:通过触觉 *** ,训练大脑各神经通路。

走楼梯、爬楼梯
操作:
- 3-5岁儿童每天走两层楼梯,先上后下。
- 5岁以上儿童每天走5层楼梯。
注意:下楼梯时可结合视觉训练,提升孩子的视觉空间感。
作用:训练腿部肌肉的肌张力和肌耐力,协调四肢能力,提升本体感和空间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