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在大海上航行,为什么叫航空母舰
哨兵小虎第556条回答。
航空母舰明明是在海上航行,却偏偏在今天被叫做航空母舰,是有一定渊源和历史的。
一、英国海军。
大家都知道,最早发明航母的是英国人,1911年,英国人先后实验了飞机从静止的军舰、航行的军舰上起飞这个高难科目(当时还无法完成飞机降落)!
之后1912年,英国人便决定建造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后来又征用了3艘渡轮改装了可装载飞机,这些军舰便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英文便是(Aircraft Carrier)。
(飞机从静止的军舰上起飞↑↑↑)
Aircraft Carrier中,Aircraft是飞机、航空器的意思,Carrier也是携带、装载、运输者的意思。所以最早从英文字面理解是“水上飞机母舰”的意思。
二、日本海军。
很快,在对清朝、俄国的战争中尝到甜头的日本海军,在日本驻英国武官的情报下,便意识到这种武器对未来海军的重要意义。
于是在1918年获悉英国决定建造“竞技者”号航母(水上飞机母舰)时,日本海军通过了“八六舰队案”,也就是“凤翔号”母舰的建造方案。
(竞技者号航母↑↑↑)
但最初关于“凤翔号”,日本海军的定义也是“水上飞机母舰”。但日本为了掩盖其偷窥剽窃英国海军,并为了避免和当时最强大的英国海军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凤翔号航空母舰↑↑↑)
所以,日本武官在汇报时说“一种用于航空器的飞行的舰船”,后来逐渐便称之为“航空母艦”!
三、中国借用日语翻译!
而中国人在后来翻译时,也便借用了日语的约定俗成的翻译,便有了今天的耳熟能详的:“航空母舰”。
题外话:我是哨兵小虎,谢谢你的阅读。作为一个老兵自媒体也需要您的支持关注。多谢了!
0